摩西

0
348

在接下来的这一天,我与外星人再次见面时,他立即继续开始了讲述。

在《创世纪》第二十八章中,也有与我们有关的事迹:

“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头顶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创世纪二十八章十二节)

由于最优秀的智者被消灭以及如所多玛和蛾摩拉这样先进的科技中心被破坏殆尽,人们于是重新陷入非常原始的状态中,忘了创造自己的人,开始像傻瓜般膜拜石头和偶像:

“你们要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 (创世纪三十五章二节)

到了〈出埃及记〉中,我们出现在摩西面前。“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 (出埃及记三章二节)

这是摩西对于降落的火箭所描述的情形,这情形就像今天我们乘太空船降落在巴西原始居民面前,当他们看到太空船的亮光从树林中射出,而树木并不起火燃烧,这些人必定和摩西一样有着相同的描述。

被选为智能最优秀的选民已失去出色的智力,反而变成了邻近蛮族的奴隶。由于这些野蛮人并未遭受大灾难,而且人数远远胜过以色列人。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土地归还给以色列人,以重新还给他们尊严。

在〈出埃及记〉开头,叙述了我们所须做的是,还给以色列人自由。一次当他们启程时,我们引领他们回到为其预定的国土:

“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 (出埃及记十三章二十一节)

我们为了阻止埃及派来追逐他们的军队:

“云柱也从他们前边转到他们后边立住……云柱,一边黑暗,一边发光……” (出埃及记十四章十九至二十节)

此图片仅用于参考,原书中并没有此图片

在以色列人背后升起的烟具有烟幕般掩护的功效,致使追逐的人脚步缓慢了下来。接着,用斥力光线把水分开,去除障碍物,清出一条道路来,使他们可以横跨过海:

“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 (出埃及记十四章二十一节)

“当日,耶和华这样拯救以色列人……” (出埃及记十四章三十节)

接着,当经过荒野时,选民们感到了饥饿:“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出埃及记十六章十四节)吗哪是以粉状合成的化学食物,置于地面时,在碰到清晨的露水后,就会膨胀起来。摩西的手杖能使磐石里必有水流出来。(出埃及记十七章六节)

──这不过是根地下水探测器,如同你们目前探测石油的仪器一般;一旦知道有水,朝下挖就行了。

接着,〈出埃及记〉第二十章引述了一些戒律。因为那时以色列人仍很原始,非有道德的律法不可,尤其是卫生方面,这些都包括在戒律里面。创造者为了将戒律口授给摩西,乘坐太空船来到西乃山:

“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西乃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角声渐渐地高而又高……” (出埃及记十九章十六至十九节)

创造者怕被人类侵犯或恶待,所以,绝对有必要被尊敬崇拜,如此才能免受任何伤害。

“百姓不能上西乃山……耶和华对他说‘:下去吧……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闯过来……”(出埃及记十九章二十三至二十四节)

它还这样写道:“惟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出埃及记二十四章二节)

他们看见了以色列的神: “他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出埃及记二十四章十节)

这是描绘一位创造者出现在座台的情形,这座台和我们现在站的太空船的地板一样,是用一种蓝色的合金做成的。

“耶和华的荣耀(theglory)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出埃及记二十四章十七节)

你们用来描述创造者之‘荣耀’的,实际上则是当飞碟起飞时所散发出的与火一般相似的色彩。

创造者一行人决定,暂时住在地球上一段时间。由于他们想食用新鲜的食物,故要求以色列人定期向他们奉献食物,并欲将财宝带回行星,我猜想你可能会称之为殖民化的行为:

“当为我送礼物来,凡甘心乐意的,你们就可以收下归我。所要收的礼物,就是金,银,铜……宝石……”(出埃及记二十五章二至四节)

而且,他们希望能住得舒适些,便要人类依自己的设计去盖建住宅;有关这个设计图在〈出埃及记〉第二十六章中有所记述。创造者在其住所里与人类的代表会面,‘会幕’即人类为了遵守顺从的誓约,向创造者们供奉食物与贡物的一间帐篷。

“摩西进会幕的时候,云柱降下来,立在会幕的门前,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出埃及记三十三章八至十一节)

这情形犹如今日我和您交谈一般,是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出埃及记三十三章二十节)

这一章节给予了你们一个关于我们的行星与地球的大气迥异之参照。故除非创造者穿上太空服以保护自己,否则人类是不能直接看到创造者的;也就是说,地球上的大气并不适合他们。倘若一个地球人到我们星球上来,他就可以目睹创造者并不需要穿太空服,然而,他却会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而死。

在〈利未记〉开头讲述,人们如何将奉献给创造者的食物带到他们面前。例如〈利未记〉第二十一章第十七节所记述的:

“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献他神的食物。” 这很显然是为了避免见到患有疾病或残疾之人。对创造者而言,残疾即是失败的象征,见到这些人,对他们的双眼是种折磨。在〈民数记〉第十一章第七至第八节对‘吗哪’有详实的描述,

现在,你们的化学家也能轻易地复制出这玩意儿:“这吗哪仿佛芫荽子,又好像珍珠……滋味好像新油。”毕竟吗哪只是一种化学食品,故创造者还是比较喜欢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凡从他们地上所带来给耶和华之初熟之物……”(民数记十八章十三节)

以后,创造者还教导人民如何在被蛇咬后注射血清:

“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民数记二十一章八节)

当那个被蛇咬的人‘一望’见‘黄铜的蛇’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正在用带来的针筒,为他/她注射血清。最后,我们引领‘选民’到达了许诺之地,旅程也告结束。他们听从创造者的忠告,毁掉当地野蛮民族的偶像,并收回了他们的土地:

“毁灭他们一切錾成的石像,和他们一切铸成的偶像,又拆毁他们一切的丘坛……因我把那地赐给你们为业。”(民数记三十三章五十二至五十三节)

选民们’终于抵达了许诺之地:“因他爱你的列祖,所以拣选他们的后裔……”(申命记四章三十七节)

过约旦河的事,记述在了〈约书亚记〉第三章第十五至十六节中:

“抬约柜的祭司,脚一入水……全然断绝,于是百姓在耶利哥的对面过去了。”

这跟〈出埃及记〉一样,创造者利用斥力光线,使得‘选民’不用沾湿脚便可安然渡河。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